肠套叠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肠道疾病,其发病率较高,给患儿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困扰。在治疗肠套叠的过程中,空气灌肠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。对于肠套叠水肿患者,是否可以采用空气灌肠治疗,一直存在争议。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,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。
一、肠套叠水肿概述
1. 肠套叠水肿的定义
肠套叠水肿是指肠道在套叠过程中,由于局部血液循环受阻,导致套叠部位发生水肿、炎症等病理改变。
2. 肠套叠水肿的临床表现
肠套叠水肿患者常表现为腹痛、呕吐、腹泻、便秘、血便等症状,严重者可出现脱水、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。
二、空气灌肠治疗原理
空气灌肠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,通过向肠道内注入气体,使套叠的肠管复位,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。空气灌肠治疗原理如下:
1. 增加肠道压力:注入气体后,肠道内压力增加,使套叠的肠管逐渐复位。
2. 促进肠道蠕动:气体在肠道内形成气泡,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,加快套叠部位复位。
3. 缓解症状:复位后,患者腹痛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可得到缓解。
三、肠套叠水肿患者能否进行空气灌肠治疗
1. 肠套叠水肿患者进行空气灌肠治疗的可行性
对于肠套叠水肿患者,空气灌肠治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。一方面,空气灌肠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,有助于套叠部位复位;另一方面,空气灌肠操作简便,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较小。
2. 肠套叠水肿患者进行空气灌肠治疗的注意事项
(1)严格掌握适应症:对于肠套叠水肿患者,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,严格掌握空气灌肠的适应症。
(2)密切观察病情:在进行空气灌肠治疗过程中,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,如出现异常情况,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(3)控制灌气量:灌气量应控制在安全范围内,避免过度充气导致肠壁损伤。
(4)注意无菌操作:空气灌肠操作过程中,需注意无菌操作,预防感染。
对于肠套叠水肿患者,空气灌肠治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,需严格掌握适应症、密切观察病情、控制灌气量以及注意无菌操作。在临床治疗中,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,综合评估是否采用空气灌肠治疗。
参考文献:
[1] 张丽君,李晓波,王芳. 肠套叠的诊治进展[J].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,2016,31(6):437-440.
[2] 刘洋,陈晓东,刘丽丽. 肠套叠的空气灌肠治疗及护理[J]. 护理研究,2018,32(4):596-598.
[3] 陈敏,张丽华,刘慧敏. 肠套叠的空气灌肠治疗体会[J]. 护理研究,2017,31(1):1-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