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筑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。在施工过程中,空气质量问题日益凸显,严重影响了施工人员的健康和生活质量。本文将围绕施工区空气质量现状,分析其成因,并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,以期为我国建筑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。

一、施工区空气质量现状

1. 粉尘污染

施工过程中,粉尘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。建筑工地上的土方开挖、运输、堆放、施工等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。据《中国环境监测年鉴》数据显示,我国建筑工地粉尘污染浓度普遍超标,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。

2. 氮氧化物污染

氮氧化物是施工区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物,主要来源于施工现场的车辆尾气、施工机械排放等。氮氧化物对人体呼吸系统、心血管系统等造成危害,且容易与其他污染物发生反应,形成二次污染。

3. 二氧化硫污染

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施工现场的燃料燃烧、油漆挥发等。二氧化硫对人体呼吸系统、心血管系统等造成危害,且容易与其他污染物发生反应,形成酸雨。

4. 臭氧污染

臭氧是施工区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物之一,主要来源于施工现场的车辆尾气、施工机械排放等。臭氧对人体呼吸系统、心血管系统等造成危害,且容易与其他污染物发生反应,形成光化学烟雾。

二、施工区空气质量成因分析

1. 施工工艺落后

我国建筑行业在施工工艺方面相对落后,导致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染物。如土方开挖、运输、堆放等环节,缺乏有效的粉尘控制措施。

2. 施工现场管理不善

施工现场管理不善,导致施工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失控。如施工现场的车辆尾气、施工机械排放等,缺乏有效的监管。

3. 环保意识薄弱

部分施工企业和个人环保意识薄弱,对施工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缺乏重视,导致空气质量问题日益严重。

三、施工区空气质量治理策略

1. 优化施工工艺

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,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。如采用湿法作业、封闭式运输等,降低粉尘污染。

2.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

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,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的监管。如对车辆尾气、施工机械排放等进行严格控制。

3. 提高环保意识

加强环保宣传教育,提高施工企业和个人的环保意识。通过举办培训班、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,普及环保知识。

4. 推广绿色施工技术

推广绿色施工技术,如太阳能、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,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。

5. 加强监管力度

加大对施工区空气质量的监管力度,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。如对超标排放的施工企业进行处罚,提高其环保意识。

施工区空气质量问题关系到施工人员的健康和生活质量,也影响到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。通过优化施工工艺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、提高环保意识、推广绿色施工技术以及加强监管力度等措施,可以有效改善施工区空气质量,为我国建筑行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