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临床治疗过程中,输液作为一种常见的给药方式,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救治。在输液过程中,空气栓塞作为一种严重的并发症,常常被人们忽视。本文旨在探讨输液空气栓塞的成因、危害及预防措施,以引起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重视。

一、输液空气栓塞的成因

1. 输液器密封不良:输液器在制作过程中,如果密封不良,容易导致空气进入输液管道,进而形成空气栓塞。

2. 输液速度过快:当输液速度过快时,液体在血管内的流动速度加快,容易造成血液凝固,形成血栓,进而堵塞血管,导致空气栓塞。

3. 输液管道过长:输液管道过长会增加空气进入血管的机会,从而引发空气栓塞。

4. 输液瓶内空气未排尽:输液瓶内空气未排尽,会导致空气随着液体流入血管,形成空气栓塞。

5. 输液瓶倒置:输液瓶倒置会导致液体进入血管的速度加快,增加空气栓塞的风险。

二、输液空气栓塞的危害

1. 组织器官损伤:空气栓塞可导致心脏、大脑、肺部等重要器官的损伤,严重者可导致死亡。

2. 心律失常:空气栓塞可引起心律失常,甚至心脏停搏。

3. 脑血管意外:空气栓塞可导致脑血管意外,如脑梗塞、脑出血等。

4. 肺栓塞:空气栓塞可导致肺栓塞,影响肺功能。

三、预防措施

1. 选择优质的输液器:优质输液器密封性好,可以有效防止空气进入血管。

2. 控制输液速度: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,合理调整输液速度,避免过快。

3. 确保输液管道长度适宜:输液管道过长会增加空气栓塞的风险,应选择合适的长度。

4. 输液瓶内空气排尽:在输液前,确保输液瓶内空气排尽,避免空气进入血管。

5. 注意输液瓶的放置:输液瓶应放置在适当的位置,避免倒置。

6. 定期检查输液设备:定期检查输液设备,确保设备完好,防止空气栓塞的发生。

输液空气栓塞作为一种严重的并发症,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。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应充分认识其危害,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空气栓塞的发生。只有加强预防,才能降低空气栓塞的风险,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。

参考文献:

[1] 张慧,李晓辉,刘晓宇. 输液空气栓塞的预防与处理[J].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,2018,26(9):15-16.

[2] 王瑞,刘晓东,张晓霞. 输液空气栓塞的预防与护理[J]. 护理研究,2017,31(2):247-248.

[3] 张丽华,杨丽,张晓燕. 输液空气栓塞的护理体会[J]. 护理研究,2019,33(9):1465-146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