模电电路分析题
1、解:对于集成运放A1,根据虚断概念,“+”端输入电流为零,所以“+”端的电位为零。根据虚短概念,则“—”端的电位也为零。A1的负反馈端电位:uo1×6/10=0.6uo1。所以:(0.3-0)/50=(0-0.6uo1)/100,uo1=-1(V)。
2、解:类似这样的题目,不需要考虑电流流向,只要将二极管两端断开,看两端电位的高低,来判断导通抑或截止。电路中两个电压源,可以等效改画为上图。这样就可以看出来,两部分电路之间没有电流流过,可以分别计算A、B两点各自的电位。A点:VA=15×10/(140+10)=1(V)。
3、根据题目大致回答如下:硅二极管的正向压降一般为0.7V。(1),根据条件,Vi=-12V,E=9V,电路为串联结构,二极管的工作电压计算为:Vd=9-12=-3(V)答案:二极管的工作状态为截止状态。反向电压是3伏特。(2),恒压降模型等效电路,就是一个理想二极管串联一个理想反向电源。

4、暂态电路分析题:t=0-时,电容相当于开路,因此:Uc(0-)=E1=20V,上正下负。t=0+时,电容相当于一个20V的电压源,所以i(0+)=0。
5、,vd1接反。在b点电压为十时,相当于变压器次级线圈被二极管(二极管按照理想型分析)短路了,那么负载R上是没有得到电压的,变压器线圈次级在交流电负半周处于短路状态。长时间将导致变压器发热严重甚至损坏变压器线圈。2,vd2击穿。
求这几题电路分析答案
1、解:将RL从电路中断开,求出剩余电路的戴维南等效参数Uoc、Req。根据最大功率传输定理,当RL=Req时,RL可以获得最大功率,最大功率为:PLmax=Uoc/(4RL)。(1)RL断开,i=0,受控电流源0.5i=0,相当于开路。右端的1kΩ电阻无电流、无电压。所以:Uoc=30×1/(1+1)=15(V)。
2、-2原题目链接地址:网页链接 解:将4Ω电阻从电路中断开,上图。Uab=u。Uan=2u×2=4u,Ubn=0.5×8=4V。Uab=u=Uan-Ubn=4u-4,解得:Uoc=Uab=u=4/3(V)。将0.5A电流源开路,从a、b外加电压U,设流入电流为i。U=u。KCL得到2Ω电阻电流为(i+2u),方向向下。8Ω电阻电流为i。
3、解:设U2(相量)=200∠0°,则:IL(相量)=10∠-90°=-j10(A),I(相量)=10∠0°=10(A)。根据KCL:Ic(相量)=IL(相量)+I(相量)=10-j10=10√2∠-45°(A)。
4、余弦相量:这样电压相量为:U(相量)=10/√2∠60°=5√2∠60°V,电容容抗为Xc=5Ω。所以电流相量为:I(相量)=U(相量)/(-jXc)=5√2∠60°/5∠-90°=√2∠150°(A)。这样,答案A是正确的。你的答案是C,所以可能采用的是正弦相量。
5、-1解:将R=2Ω从电路中断开,上下端分别为节点a、b。设3Ω电阻的电流为I1,方向向上,根据KCL则6Ω电阻的电流为:I1+3,方向向下。根据KVL:3I1+6×(I1+3)=6,解得:I1=-4/3(A)。
6、×(1∥1)=4(V)。所以:I=4/1=4(A)。叠加:I=I+I=3+4=7(A)。向左转|向右转2-1解:将R=2Ω从电路中断开,上下端分别为节点a、b。设3Ω电阻的电流为I1,方向向上,根据KCL则6Ω电阻的电流为:I1+3,方向向下。
初中物理电学试题之电路故障分析题及答案
答案:A 1小刚利用电能表测家中家用电器的电功率,当电路中只有这个用电器时,测得在15min内消耗电能0。3Kw/h。
、L1,L2两灯串联,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,闭合开关后,L1,L2两灯都不发光,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,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,电路出现故障可能是( )(A)电流表坏了 (B)L2的灯丝断了 (C )L1的可能断了 L1和L2灯串联,电压表测L1灯两端的电压,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。
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分析一点通利用电流表、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“电流表示数正常”表明主电路为通路,“电压表无示数”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。则故障原因可能是:①电压表损坏;②电压表接触不良;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。
C,L1断路 分析:L1断路后,由于表侧的是L2的电流和电压,所以不变。如果L2断路,电流表=0,电压表不变。其实,这样的题目可这样分析:从电路上很容易看出:电流表只测量L2的电流。所以L2一直是正常的,那么就只有L1不正常了,而L1如果短路,那么电压表电流表示数都是0,所以,L1是断路。
※根据近几年中考物理中出现的电路故障,总结几条解决这类问题的常用的主要判断方法:“症状”1:用电器不工作。诊断:(1)若题中电路是串联电路,看其它用电器能否工作,如果所有用电器均不能工作,说明可能某处发生了断路;如果其它用电器仍在工作,说明该用电器被短路了。